咨詢熱線:
13093190053據(jù) Apple Insider 報道,蘋果一直在研究如何讓未來的 iPhone 用戶簡單地直接看到廣角和超廣角鏡頭的區(qū)別,讓有經(jīng)驗的用戶有更多的控制權(quán)。
大多數(shù) iPhone 13 Pro 用戶有可能不知道三個后置攝像頭鏡頭中哪個在拍照。用戶可以選擇,盡管 iPhone 會進行切換,例如,如果它確定用戶需要,就會進入微距模式。
但總的來說,用戶不會去想哪個鏡頭正在被使用。通常情況下,用戶只會對鏡頭進行取景,比如使用控制按鈕來放大。
“用于多種相機的數(shù)字取景器用戶界面”是一項新披露的專利申請,它涉及到向用戶展示 iPhone 的所有相機選項。
這不僅僅是在用戶構(gòu)圖的時候可以更好地控制,而且對照片的圖像質(zhì)量也有影響。這是因為當用戶通過數(shù)碼取景器看到所有的選項時,也可以看到某個選擇會降低圖像質(zhì)量。
“光學放大提供了更好的視覺質(zhì)量,但在設(shè)備的光學系統(tǒng)中引入了復雜性,”蘋果的專利申請說。“數(shù)碼放大避免了這些復雜性,從而允許更有效的設(shè)備封裝,但在視覺質(zhì)量上可能會受到影響?!?/span>
光學變焦總是比數(shù)碼變焦好,因為從本質(zhì)上講,后者的工作是通過加倍或現(xiàn)有的三倍像素使圖像變大。光學變焦在不犧牲質(zhì)量的情況下使圖像更接近。
然而,光學變焦“在設(shè)備的光學系統(tǒng)中是復雜的”,因為它是通過“移動物理部件(如鏡頭)”來實現(xiàn)。換句話說,光學變焦需要一個更厚的 iPhone 來容納其移動部件。
為了保持 iPhone 的厚度,同時提供光學變焦,蘋果建議利用手機包括多個攝像頭的方式。
專利申請書繼續(xù)說:“即使底層的攝像頭不具備可變的光學放大能力,使用多個攝像頭也可以實現(xiàn)近似的光學變焦”。
這就是為什么 iPhone 已經(jīng)有了多個攝像頭。它缺乏的是一種簡單的方法,讓用戶“利用多個機載攝像頭的好處,而不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認知負擔”。
蘋果的建議是,從 iPhone 的常規(guī)取景器開始。就像現(xiàn)在一樣,用戶打開相機應(yīng)用,看到的是如果按下快門,手機將拍攝的圖像。
當用戶在滑塊上滑動時,iPhone 會選擇合適的鏡頭。
不過,在屏幕的底部,蘋果提出了一個可見的滑塊控制。當用戶掃過該控制按鈕時,他們可以看到相機的不同選項。
無需從相機列表中點擊,只需沿著滑塊控制滑動,就可以構(gòu)思想要的鏡頭。觸摸滑塊可能會將 iPhone 從一個鏡頭切換到另一個鏡頭,但用戶不需要知道或關(guān)心。
另外,同一專利申請涵蓋了另一種可能性。iPhone 上的一個顯示屏也可以顯示來自鏡頭的兩種不同圖像。
屏幕可以呈現(xiàn)一個單獨的、獨立的取景器圖像。這樣就可以看到選擇會是什么結(jié)果。
這項專利申請歸功于六位發(fā)明家。包括 Linda L. Dong 在內(nèi)的大多數(shù)人以前都有多項與 iPhone 相機和取景器系統(tǒng)有關(guān)的專利。
— END —
-------------------------------------------------------------------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上表示,iPhone 14 Pro和 iPhone 14 Pro Max攝像頭模組變大是因為全新4800萬像素相機系統(tǒng)。
iPhone 14 Pro Max的高度為160.7毫米,而 iPhone 13 Pro Max 是160.8毫米,幾乎相同。厚度方面,iPhone 14 Pro Max為7.85毫米,目前 iPhone 13 ProMax是 7.65 毫米。
iPhone 14 Pro Max的相機突起厚度為4.17毫米,iPhone 13 Pro Max的相機突起為3.6毫米。iPhone 13 Pro Max相機突起尺寸為35.01 毫×36.24毫米,iPhone 14 Pro Max增加為 36.73 毫米×38.21毫米。
iPhone 14 Pro Max設(shè)計圖
iPhone 14 Pro寬度為71.45毫米,高度為147.46毫米,基本與 iPhone 13 Pro相同,而設(shè)計圖上也顯示,兩款手機都會用蘋果新的設(shè)計,感嘆號的劉海屏。
iPhone 14 Pro設(shè)計圖
郭明錤表示,為了集成 4800 萬像素相機系統(tǒng),iPhone 14 Pro 的圖像傳感器增加了 25-35%。4800 萬像素攝像頭采用7P鏡頭,這樣厚度也增加了5-10%,各種因素***后造成了 iPhone 14 Pro相機模組超級巨大。
(來源: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